近期,开发者大会2023(HDC.Together)连续第五年在东莞松山湖高新区举行。同期,广东首个开发者节也正式落地于此。这是继7月华为开发者大会2023(Cloud)后,松山湖又一全球关注的科技盛会。
如果说企业是城市发展的底气所在,以华为为代表的民营企业,便是东莞这座制造业大市的最强支撑。
作为东莞的龙头企业,华为自2005年落地松山湖以来,为松山湖和东莞引进聚集各类高端人才5万余人。与此同时,华为还带动松山湖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飞速集聚,并成为全市支柱产业。
(资料图)
今年以来,随着盘古大模型3.0和鸿蒙4.0的相继发布,华为这个科创“顶流”企业正在与松山湖形成更多共振效应。未来,其一系列科技创新成果或将在松山湖科学城中释放巨大能量。
以开发者大会集聚数字经济人才
自2019年问世以来,鸿蒙已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操作系统,目前已有220万鸿蒙开发者投入到鸿蒙世界中,鸿蒙底座已基本成熟。此次开发者大会期间发布的鸿蒙4.0,首次接入AI大模型,鸿蒙生态正式步入更繁荣的全场景时代。
业内人士认为,此次4.0版本的发布,让鸿蒙系统增强了惠及包括数字经济在内的多行业、多领域的巨大影响力,更拓宽了更多商业新赛道。
以数字经济为例,鸿蒙4.0标志着华为在整个产业链竞争中,将具有更高的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优势。同时,也为整个数字化产业链提供了更加开放和互联互通的选择,推动产业之间的协作和共赢。
这对正在发力数字经济产业的松山湖,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去年年底,东莞提出,到2025年,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要突破1.3万亿元,抢占数字技术前沿高地。
作为东莞数字经济发展的样本,当前松山湖拥有软件企业800余家,其中规上软企43家,正重点推进东莞市数字产业集聚试点园区及软件园、工业数字大厦建设,打通数字全产业链,做大做强特色数字产业集群。上半年,松山湖规上软件企业营收额达180亿,同比增长291%,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焕发崭新面貌。
未来,在华为这个龙头引擎带动下,松山湖数字经济应用场景供需对接和产业链,将实现更开放、更互联、更融合的协作共赢局面。而以台铃为代表的实体合作伙伴,也将围绕5G、云计算等新兴技术转型升级。
更进一步来看,这对之后松山湖竞跑类脑与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未来产业赛道,也将产生深刻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次开发者大会期间,广东首个开发者节也正式落地松山湖。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卢亚认为,对广大开发者而言,松山湖是人才集聚的宝地。近年来,在华为、歌尔、华贝等十余家企业带动下,越来越多数字产业人才在这里集聚。
早在今年4月,松山湖就联手华为云打造了全国首个开发者村。打造一条“村”,聚起一批企业,让开发者可以在“村”里安居乐业,推动数字技术与东莞制造在松山湖深度融合。目前,开发者村已迎来台铃、蜂巢互联、博讯科技等数十家首批“村民”入驻,为东莞数字经济“添砖加瓦”。
当前,全球数字经济浪潮方兴未艾,开发者是逐浪数字经济的主要竞争力。在卢亚看来,此次借助开发者节落地,松山湖将成功吸引越来越多开发者和数字经济的企业家在这里安营扎寨,“这对于松山湖加速打造数字经济发展高地,提供了人才支撑,更提供了未来吸引人才的新思路。”
探索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微生态”体系
梳理近年来松山湖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布局可发现,在以大科学装置带动各类高端创新要素涌入的同时,松山湖正大力鼓励各类经营主体开展科技创新,并通过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强化科技型中小企-高企-瞪羚-上市企业的创新型企业梯队培育,探索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微生态”体系。
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原始创新高地为定位的松山湖科学城,已是东莞竞逐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最大助推器。而松山湖在探索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微生态”体系方面,又将给其他镇街科技创新带来哪些借鉴?
在卢亚看来,创新型企业梯队培育即是渐进式培育,就是要形成创新目标由企业确定、创新投入以企业为主体、创新过程由企业组织、创新成果转化由企业主导的创新生态系统。这个过程离不开政府支持、社会组织扶持和资本赋能。只有这样,创新目标才符合产业战略布局,创新成果才具备市场价值。而松山湖,无疑走在了东莞前列。
以松山湖广东省智能机器人研究院为例来看,在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过程中,广智院鼓励全自主无人艇关键技术研究创新团队成立创新型企业小豚智能,成功建立“广东省全自主无人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东莞市全自主无人艇重点实验室”,至今已获得科创金融600万天使轮融资。
目前,松山湖内相关企业已有400多家,约10%处于“高企”或“专精特新”阶段,是松山湖推进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的典型案例。
观察目前东莞诸多镇街科创发展现状可知,由于受到自身产业结构、土地空间和科技人才不足的限制,诸多镇街难以吸引大批量创新型企业落地。另一方面,科技创新需要长期持续的融资成本,致使诸多镇街无法进行渐进式培育。
卢亚表示,尽管如此,松山湖的方式仍具备极强的现实意义,即改变对创新型企业极为分散、碎片化的培育模式,让创新目标符合各自产业战略布局、创新投入充足且合理、创新过程围绕目标有序开展、创新成果具备市场价值。
受访专家认为,下一步,东莞需要从鼓励企业扩大创新投入、支持企业承担重大科研项目、完善企业融资渠道三方面同时发力,构建以“普惠”为主的税收优惠政策体系,以基础较好的民营企业为依托,布局一批重点实验室、产业基础技术研究院、制造业创新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调动企业创新积极性,提升原始创新能力。
“目前来看,东莞仍缺少类似宁波‘智模贷’、黄岩‘模具特色贷’等贷款模式,需要增设特色贷款,使企业勇于进行技术创新,确保企业在提升创新能力进程中有强有力的外部支撑,这样才能更好构建起东莞特色的企业创新体系。”卢亚说。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标签:
08-11 12:55:52
08-11 12:17:40
08-11 11:52:18
08-11 11:19:56
08-11 11:07:18
08-11 10:39:27